EN

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健康科普

狂犬病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19-03-18  |  点击率:

分享到: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人一旦发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
2.狂犬病是怎么感染的?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最主要的为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某些啮齿类动物和翼手类动物。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人,或舔了人的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的传播。但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机体。此外,国际上也有经角膜、肾脏、肝脏等器官的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报道。
3.狂犬病是怎么发病的?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后:在伤口局部可短暂停留或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病毒沿末梢神经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病毒在脑部大量复制后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展,侵入神经支配的各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量较多。由于迷走神经、舌咽及舌下脑神经核受损,致吞咽肌及呼吸肌痉挛,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交感神经受累时出现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
4.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人从被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病毒到发病的时间被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伤口严重程度及其距头面部的远近、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等)。人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一个月至三个月。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达数十年。
5.人发生狂犬病后都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人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后两周之内死亡。根据狂犬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程改变,一般将狂犬病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和麻痹型(抑郁型、哑型狂犬病)两型。两种类型的症状不同:
(1)狂躁型,约占80%
患者发病后出现约1~3天的前驱期非特异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恶心等,也可有呕吐、腹痛、腹胀、大便不通、肠鸣音减退等症状。早期唯一的特异症状是约有40%~80%的病人在伤口附近出现烧灼,麻木,针刺、瘙痒等异常感觉。
病人随后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恐惧不安,怕风、恐水,呼吸困难、胸痛、多汗、流涎等,50%-80%的患者有恐水这一狂犬病的典型症状,在吞咽时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痉挛而出现怕饮水的表现,有时甚至听见水声也可引起喉头痉挛,故又称恐水症。有的病人对光、噪音和感觉刺激格外敏感,出现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和谵妄,有攻击他人的行为。病人可能在发作中死于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的混合型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兴奋期持续1~3天后,痉挛抽搐逐渐停止,患者出现各种迟缓性瘫痪症状,以肢体软瘫较多见,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
(2)麻痹型,约占20%
此型病程一般比狂躁型狂犬病要长,由蝙蝠咬伤者常见,无恐水、怕风、兴奋等症状。患者在前驱期后出现肌肉瘫痪,共济失调、麻痹症状,最终死于呼吸肌麻痹和球麻痹。
6.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伤后,应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得狂犬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首先要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据此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①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②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③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为Ⅲ级。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